科室
科室简介
介入放射学已经发展成为并列与内科学、外科学的现代临床治疗三大技术之一,参与了全身各个系统众多疾病的治疗,特别是经导管动脉内灌注治疗彻底改变了传统的静脉全身用药。动脉内局部用药与静脉内全身用药在疗效上是否存在差异,在此方面的研究和试验报告甚少。
一、科室建设:
我院于1994年率先在江苏省成立介入放射科和开设介入放射病房,现已成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布加综合征诊疗中心,江苏省卫生厅“科教兴卫工程”创新团队,全国首批外周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徐州市优势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现有从事介入治疗的医生16人,曾赴德国、澳大利亚留学2人,硕士13人(在读1人),博士1人,拥有病床100张,大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5台,拥有介入放射学专业医生16人,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3人,博士与硕士学历占75%。护理与技术人员20人,中级职称以上12人。其中6名医生和4名护士参加了GCP培训。
徐浩 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主任、徐州市介入放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江苏分会常务委员。2002年5月赴澳大利亚公派留学一年,获澳大利亚执业医师证书,成为澳大利亚医学会注册会员。主持江苏省科技厅课题2项、江苏省卫生厅课题1项,参加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课题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在《中华放射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经过多年的刻苦攻关,在髂股深静脉血栓、布加综合征等血管性疾病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三等奖,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一、二等奖,徐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10余项。主编了国内首部具有权威性的《布加综合征的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专著。获得国家实用型专利2项。在国际著名期刊《J Gastroenterol Hepatol》、《Abdominal Imaging》、《Mol Med Rep》等发表SCI论文6篇。2011年,介入放射科主任徐浩教授被省卫生厅评为“科教兴卫工程”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带头人。徐浩教授率领的“布-加综合征基础及介入治疗研究创新团队”被评为“科教兴卫工程”创新团队。
介入放射科在徐浩主任的带领下,全体医护人员锐意进取、努力拼搏,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在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填补了多项国内、省内空白。
二、临床工作:
介入放射科现有病床110张,为徐淮地区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科病房,年床位使用率100%以上,年接受转诊率25%左右,治愈好转率90%以上,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5%以上。2008年,介入放射科成立肿瘤微创治疗科亚专业,使肿瘤的微创治疗获得系统化、专业化发展;2012年成立血管病介入治疗亚专业、神经系统疾病介入治疗亚专业、非血管病介入治疗亚专业,以使介入放射向大专科、亚专业化方向发展。科室成立20年来,已成功为20000余例患者解除了疾苦,病人来自海南、湖南、重庆、上海、江西、福建、广东、浙江、安徽、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黑龙江等国内28个省市和地区。肿瘤的介入治疗除经导管动脉内灌注术、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经皮肝穿刺瘤内无水乙醇注射术等常规技术外,近年来又逐渐开展了微波消融术、肝癌131I美妥昔单抗靶向治疗、基因治疗、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等新技术。血管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涉及静脉系统和动脉系统两大方面,静脉系统疾病以布加综合征和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介入治疗为代表,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已超过1800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经颈静脉途径中、小剂量尿激酶溶栓-下腔静脉滤器置入-髂静脉球囊扩张等技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获得了良好治疗效果,目前治疗人次已超过1000例。动脉系统疾病除四肢动脉血栓形成、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肾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狭窄等常见疾病外,尚开展了颈动脉狭窄、主动脉夹层、颅内动脉瘤等疾病的介入治疗。
三、科研和教学工作:
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国家“863”课题和省课题5项、院课题4项。“静脉系统梗阻-高压性疾病(VOH)综合性介入治疗的应用研究”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静脉狭窄-梗阻性病变综合性介入治疗的应用研究”获2003年中华科技进步二等奖,“静脉系统狭窄-梗阻性病变介入综合治疗临床应用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和影像学诊断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经皮经肝和经颈静脉行肝静脉成形术”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不同类型布-加综合征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获2007年徐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管造影诊断及综合介入治疗”获2009年徐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每,“脑动脉瘤的栓塞治疗”、“内支架治疗腔静脉阻塞合并血栓形成”获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布加综合征的CT、MRI诊断”、“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在布加综合征诊断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获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在《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医学信息导报》、《中华医学杂志》、《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中国循环杂志》、《介入放射学杂志》、《实用放射学杂志》、《临床放射学杂志》、《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杂志》、《临床医学影像学杂志》、《徐州医学院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医学核心期刊30余篇,在《J Gastroenterol Hepatol》、《Abdominal Imaging》、《Mol Med Rep》、《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0余人次,成功举办江苏省介入放射学年会(1997年)、全国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研讨会(2000年)和江苏省介入放射新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2003年、2008年、2009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布加综合征影像诊断急及介入治疗学习班(2004年9月、2009年11月)各1次,2014年9月成功举办江苏省介入医学分会首届学术会议暨第四届长三角介入放射学高峰论坛,参会人数达600余人。不定期举办徐淮地区介入专业会议及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我院讲学多次。主编《布加综合征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专著一部(50万字),参编《耳鼻喉外科治疗学》、《介入放射学》等学术著作多部。承担制作卫生部医学CAI课件《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一项和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布加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一项(均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
四、设备配置:
介入放射科现有大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5台(美国GE公司生产, Innova 4100 平板DSA机1台,Innova 3100 平板DSA机2台,荷兰飞利浦全数字DSA机Xper-FD20 2台),麻醉机2台(Patex),心电监护仪七台(深圳迈瑞 PM-7000 5台,宝莱特 M9000 1台Datex 1台),除颤仪4台,抢救设备、器械和药品齐全,医护人员具有抢救急、重危病人的丰富经验和快速反应能力。
介入放射科是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和鲜明专业特色的临床学科,是江苏省专科(病)诊疗中心、是江苏省首批临床重点专科、是全国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是江苏省“科教兴卫工程”创新团队、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市优势学科,是徐医附院脑血管病介入诊疗中心及肿瘤微创治疗亚专科依托科室。我们将继续不懈努力,力争在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