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量:2091+
重庆市中医院(含原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重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2024-04-08
机构电话:
机构传真:
-
机构邮箱:
接待时间:
周一到周三;8:00-12:00;14:00-17:30;
中心筛选调研驭时快线

科室

科室楼层位置
重庆市江北区盘溪七支路6号重庆市中医院住院部C栋13、14、15、16楼,A栋2楼
项目经验
创新药,II期和III期,IV期和上市后再评价,IIT(研究者发起),真实世界研究,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已完成项目
一项比较HLX10(重组抗PD-1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或安慰剂联合化疗(顺铂 + 5-FU)一线治疗局部晚期/转移性食管鳞癌(ESCC)患者的随机、双盲、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溴甲纳曲酮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患者因阿片类药物所致,且常规泻药治疗无效的便秘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复方苦参注射液增量治疗癌肿疼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盲法、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阿可拉定软胶囊对比华蟾素片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受试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Ⅲ期临床试验,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的 III 期临床研究:对比丁二酸复瑞替尼和克唑替尼在初治的 ALK 阳性晚期或 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优替德隆注射液(优替帝®)用于标准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Ⅱ期临床试验,评估KN026联合化疗在一线治疗失败的HER2阳性胃癌(包括胃 - 食管结合部腺癌)受试者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Ⅱ/Ⅲ期临床研究,一项在携带RET融合或突变基因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评价KL590586胶囊安全性、耐受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和有效性的开放、多中心Ⅰ/Ⅱ期临床研究,评估AL2846胶囊在经治晚期实体瘤受试者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队列、随机、开放、多中心II 期临床研究

联系方式

专业组秘书
郑玉
-
查看更多

科室简介

药物临床试验肿瘤专业组于2008年获批成立,依托于重庆市中医院肿瘤科。肿瘤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十三五”重点专科,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重庆市重点学科,重庆市中医肿瘤名科,重庆市中医肿瘤联盟牵头单位。肿瘤专业组现开放床位202张,年收治患者9000人次,年门诊13万人次。肿瘤专业组医用设备产全、抢救措施完善,研究团队人员配备充足,本专业组由肿瘤科辇伟奇教授担任组长、刘勇教授担任副组长,下设研究医生、研究护士、专业组秘书、药品管理员、资料管理员、质控员、设备管理员等,共计19人,有独立知情同意室、资料室、药房及CRC办公室。肿瘤专业组自备案成立以来承接多项全国多中心药物及器械临床试验,研究团队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本专业组承担的临床研究项目入组病例数也在逐年增长,其中多个项目入组病例居全国前三以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为特色优势,希望有更多的实体肿瘤、血液肿瘤临床试验项目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PI:辇伟奇、刘勇

查看更多

研究团队

辇伟奇,重庆市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生物工程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国家公派访问学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现任重庆市医学会精准医疗与分子诊断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检验与伴随诊断专委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遗传性肿瘤标志物协作组组长以及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早期临床试验研究协作组组长。先后获《miR-223 对肺腺癌转移干细胞恶性表型的调控及其分子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901790》,《年轻乳腺癌幸存者个性化康复系统的集成研发与示范应用(cstc2016shmszx130042)》等国家、省部级课题15项,发表SCI论著30余篇;作为牵头专家制定《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标志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肿瘤突变负荷检测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等全国性专家共识4项,参与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肿瘤标志物》与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微卫星不稳定规范化检测指导》等;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并成功转化。

刘勇,硕士学位,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重庆市中医院院级名中医,重庆市中医院I期临床试验专业组副组长,重庆市中医院临床试验肿瘤专业组副组长,重庆市医学会精准医疗与分子诊断分会肿瘤血液病学组组长,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中医肿瘤与肿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教育促进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肿瘤分会委员。承担《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课程的教学。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著作2部,副主编3部,参编2部,主持及参与省部级5项、厅局级课题6余项,获厅局级科研成果奖1项。参加新药药物及器械临床试验工作10余年,参与I-III期全国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20余项。

查看更多

发布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