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科室简介
我院麻醉科成立于1979年。有中心手术室和日间手术中心两个部分,其中中心手术室位于3号住院大楼三楼和四楼,配备层流净化手术间14间;日间手术中心在门诊大楼3楼,配备手术间5间;还有位于门诊大楼三楼放射科的DSA手术室有手术间2间。各手术中心均有麻醉准备室、恢复室,安装有中心供气、吸引及废气排放系统,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每个手术间配备有现代化的进口麻醉工作站与多功能麻醉监护仪。同时还配有多台彩色多普勒超声、心排量监测仪、台式与便携式血气生化分析仪、纤维支气管镜、可视喉镜、肌松监测仪、神经刺激定位仪、靶控输注泵、麻醉深度监护仪等,拥有先进体外循环机与体外膜肺氧合(ECMO)离心泵,能够独立开展各类心脏体外循环手术与ECMO辅助循环管理等。
近年来自主培养博士3名,目前麻醉科有博士2名,硕士13名,在读硕士8名。目前我科拥有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12名,住院医师9名,麻醉护士7名。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包括:体外膜肺技术抢救重症心肌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手术麻醉处理;选择性肺叶隔离通气技术在开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经外周动脉心排量监护对高危患者手术麻醉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目标导向的容量管理;超声引导正压通气在深静脉穿刺中的应用;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在腹部大手术中的应用;股神经置管连续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背根节脉冲射频局部复合药物治疗中、老年人腰腿痛;体外冲击波在慢性疼痛领域中的应用等。
目前重点开展“老年病人麻醉的脏器保护”“可视化技术在麻醉领域中的应用”“围术期血液保护”三个方向的科学研究。近年来,围绕这三方向进行相关临床科研工作并取得累累成果,并成为嘉兴地区老年危重病人麻醉管理的学术领头羊。近年来承担多项省级和厅市级课题,近5年来还获得省、市科研基金和重点学科基金及各级部门配套资金资助100多万元。获得多项厅市级科研奖励,包括嘉兴市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二三等奖十余项,发表各级论文百余篇,其中SCI 十余篇,中华级论文数十篇。
1、设施情况
有一间受试者接待室,能够满足知情同意、随访等需要;有档案储存柜4组,均为有门带锁不透明铁皮柜;有试验药物专用储存柜及温湿度记录仪及温湿度记录。
2、设备情况
有彩超(超声诊断设备)、抢救车、除颤仪、注射泵、医用冰箱、内窥镜、呼吸机、监护仪、麻醉机、高频电刀、注射泵、冰毯、体外循环设备、耳温仪等设备,设备齐全。
3、制度、SOP制定情况
有完善的整套专业组体系文件:
1、管理制度,包括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制度、文件资料管理制度、原始资料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等;
2、人员职责,包括专业负责人的职责、主要研究者的职责、专业研究者的职责、专业秘书的职责、专业研究护士的职责、专业质量管理员的职责、专业设备管理员的职责、专业资料管理员的职责等;
3、标准操作规程(SOP),包括主要研究者选择的SOP、召开项目会议的SOP、试验药物管理的SOP、知情同意的SOP、受试者检验检查的SOP、病例报告表填写的SOP、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处理的SOP、严重不良事件报告的SOP、质量控制的SOP及护理SOP、疾病诊疗SOP、仪器SOP等;
应急预案,包括呼吸心脏骤停应急预案、昏迷应急预案、急性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体位性低血压应急预案、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恶性高热应急预案、全脊麻应急预案、苏醒延迟应急预案、支气管痉挛应急预案等。
研究团队
专业负责人:周红梅
主任医师,麻醉手术科主任,浙江大学硕士,硕士生导师。
国家级规陪基地负责人,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血液管理学组全国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神经外科麻醉学组副组长,嘉兴市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嘉兴市351人才。
1992年参加工作,一直工作在临床麻醉第一线,临床能力强,擅长心胸麻醉及老年危重病人麻醉,主要负责疑难危重老年病人的手术麻醉及心胸血管手术麻醉。曾先后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宣武医院,德国图宾根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学习。
主要研究方向为“围术期血液保护”及“老年患者的脏器功能保护”,近五年主持省卫生厅科研立项1项,嘉兴市科技局科研立项2项,主持或主要参与课题获得省、市级科研奖励数项,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多次主办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