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Apalutam|已完成

登记号
CTR20160234
相关登记号
CTR20160233,
曾用名
药物类型
化学药物
临床申请受理号
企业选择不公示
适应症
转移性前列腺癌
试验通俗题目
治疗中国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受试者的Ⅰ期研究
试验专业题目
一项评估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Apalutamide 治疗中国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受试者的I 期研究
试验方案编号
56021927PCR1013;INT2
方案最近版本号
修正案3
版本日期
2022-03-31
方案是否为联合用药
企业选择不公示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联系人姓名
赵勉之
联系人座机
021-33377147
联系人手机号
联系人Email
MZhao46@its.jnj.com
联系人邮政地址
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徐汇区桂箐路65 号新研大厦A 楼6 楼
联系人邮编
200233

临床试验信息

试验分类
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试验
试验分期
I期
试验目的
评价中国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受试者接受240 mg apalutamide 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后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评价中国mCRPC 受试者接受240 mg apalutamide 的安全性。
随机化
非随机化
盲法
开放
试验范围
国内试验
设计类型
单臂试验
年龄
18岁(最小年龄)至 NA岁(最大年龄)
性别
健康受试者
入选标准
  • 每个受试者或其法定代表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ICF),表明理解研究的目的和程序,而且愿意参与研究。
  • 受试者须为年满18周岁(含)的男性
  • ECOG体能状态评分≤2
  • 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前列腺癌,无神经内分泌分化或小细胞癌特征
  • 经骨扫描确诊的转移性疾病或经CT或MRI扫描发现有转移病变(内脏或淋巴结病灶)。根据PCWG2改良的RECIST 1.1标准,骨盆内淋巴结的短轴必须超过1.5厘米,才可视为靶病灶
  • 持续ADT期间出现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定义为3次PSA检查(至少间隔1周)显示PSA值升高且末次PSA≥2 ng/mL
  • 允许既往用于前列腺癌治疗的内分泌干预措施(包括第一代抗雄激素[氟他胺、比卡鲁胺、尼鲁米特],类固醇,雌激素,非那雄胺和度他雄胺)。除了GnRH类似物以及泼尼松/泼尼松龙之外,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这些治疗药物必须已停用至少4周(仅氟他胺、尼鲁米特或非那雄胺为2周)
  • 因既往化疗或放射性治疗引起的所有急性毒性恢复至≤1级(脱发或≤2级的神经病变除外)
  • 经手术或药物去势,睾酮水平<50 ng/dL(<1.7nM)。如果受试者正在接受GnRH类似物治疗(没有接受过双侧睾丸切除术的受试者),那么这项疗法必须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至少4周前开始,并且必须在研究期间继续使用
  • 充足的骨髓储备和器官功能定义为:a. 在前3个月未输血和/或使用生长因子的情况下血红蛋白≥9.0 g/dL b. 在前3 个月内未使用生长因子的情况下,中性细胞绝对计数(ANC)≥1,500 细胞/mm3 c. 在前3 个月未输血和/或使用生长因子的情况下,血小板计数 ≥100,000/μL d. 血清白蛋白≥3.0 g/dL e. 血清肌酐<1.5 ×正常上限(ULN)或计算的肌酐清除率≥50 mL/min/1.73 m2 f. 血钾≥3.5 mmol/L g. 总胆红素<1.5 x ULN(证实患有吉尔伯特氏病的受试者除外,不超过10 x ULN 即可) h.天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2.5×ULN i. 心电图(ECG)显示校正后的QT 间期(QTc)≤450 msec。
  • 能够整片吞服研究药物
  • 为了避免药物通过射精(即使是已行输精管切除术的男性)暴露,受试者用药期间和研究药物末次给药后3 个月内,发生性行为时必须使用避孕套。不允许在服药期间以及研究药物末次给药后3 个月之内捐精。
排除标准
  • 已知发生脑转移
  • 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2 周内或5 个药物半衰期内(以时间较长者为准,最长4 周)进行过化疗或免疫治疗
  • 既往接受过第二代抗雄激素治疗(比如:恩杂鲁胺)
  • 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2 周内或5 个药物半衰期内(以时间较长者为准,最长4 周)接受过研究型治疗药物。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12周内,受试者使用过放射性药物(如锶-89)或研究性免疫疗法(如sipuleucel-T)
  • 既往使用CYP17 抑制剂(如,醋酸阿比特龙、orteronel, galeterone, 全身用酮康唑)进行过治疗
  • 在首次研究药物给药前至少4 周未停用或取代的治疗药物包括:a. 已知可降低癫痫发作阈值的药物 b. 可降低PSA 水平的草药和非草药产品(如锯棕榈、石榴)c.CYP3A4的强效诱导剂
  • 已知对apalutamide 过敏、超敏或不耐受的受试者(参见JNJ-56021927 [apalutamide]的《研究者手册》)
  • 研究者认为患者参与本研究并非最佳选择(例如损害健康),或者患者存在影响、限制或混淆研究方案评估的病症
  • 有以下病史:a. 癫痫发作或出现可能诱导癫痫发作的状况(如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1 年内出现中风、脑动静脉畸形、神经鞘瘤脑膜瘤或其他良性中枢神经系统[CNS]或脑膜疾病,且需要手术治疗或放疗)b. 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5 年内曾患有任何恶性肿瘤(除经充分治疗的基底细胞或鳞状细胞皮肤癌、浅表性膀胱癌或其他任何已完全缓解的原位癌)c. 在研究药物首次给药前12个月内曾出现过严重或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症状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动脉或静脉血栓栓塞(如肺栓塞、脑血管意外,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具有临床意义的室性心律失常,或纽约心脏协会的III 级至IV 级心脏病d. 研究者认为将妨碍参加本研究的任何状况
  • 影响对QT 间期进行解释的任何ECG 变化(如左束支传导阻滞、频发室性早搏)
  • 有下列任意一项证据:a. 未控制的高血压(持续收缩压≥160 mmHg 或舒张压≥100 mmHg)。b. 患有影响药物吸收的胃肠道疾病
  • 已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血清反应呈阳性的受试者:a. 对于乙型肝炎,受试者的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HBV脱氧核糖核酸[DNA]定量测定结果均呈阳性;或者2)抗HBc抗体和HBV DNA定量测定结果均呈阳性(不论抗HBs抗体是否为阳性)。b. 对于丙型肝炎,受试者的抗丙型肝炎病毒(抗HCV)抗体呈阳性(HCV 核糖核酸[RNA]定量测定结果呈阴性除外)。
  • 有证据表明患有除CRPC 之外的严重或未受控制的系统性疾病。

试验分组

试验药
名称 用法
中文通用名:英文名:Apalutam
用法用量:片剂,规格60mg,口服,一天一次,每次240mg。用药时程:PK周第1天口服给240mg 一次,随后从第1 周期第1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给药。PK样本采集日给药前2小时及给药后1小时内禁食。其他日期,药物可单独服用或与食物同服。
中文通用名:英文名:Apalutamide (ARN-509)
用法用量:片剂,规格60mg,口服,一天一次,每次240mg。用药时程:PK周第1天口服给药240mg 一次,随后从第1周期第1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给药。PK样本采集日给药前2小时内及给药后1小时内禁食。 其他日期,药物可单独服用或与食物同服。
中文通用名:英文名:Apalutamide (ARN-509)
用法用量:片剂,规格60mg,口服, 一天一次,每次240mg。用药时程:PK 周第1天口服给药240mg 一次,随后从第1周期第1天开始,每日一次连续给药。 PK样本采集日给药前2小时内及给药后1小时内禁食。 其他日期,药物可单独服用或与食物同服。
中文通用名:Apalutamide(ARN-509)
剂型:片剂
中文通用名:Apalutamide (ARN-509)
剂型:片剂
对照药
名称 用法
中文通用名:NA
用法用量:NA

终点指标

主要终点指标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Apalutamide的血浆浓度。 给药前,给药后至168小时 (C1D7),第2周期(给药前,第1天,第15天)及第3周期(给药前,至给药后第24小时)。每个周期28天。 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
AE 的特征及发生率 从收到注明日期且署名的ICF 之日起到研究药物末次给药后30 天内。 安全性指标
次要终点指标
指标 评价时间 终点指标选择
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在第4周及第12周较基线期的变化 基线期,第4周及第12周或更早(针对提前退出的受试者,最多约4个月) 有效性指标
PSA 最大值下降情况 从收到注明日期且署名的ICF 之日起到研究药物末次给药后30天内。 有效性指标
数据安全监察委员会(DMC)
为受试者购买试验伤害保险

研究者信息

姓名 学位 职称 电话 Email 邮政地址 邮编 单位名称
叶定伟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86-21-64438640 dwyeli@163.com 上海市-上海市-上海市东安路270号 20003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各参加机构信息

机构名称 (主要)研究者 国家 地区 城市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叶定伟 中国 上海市 上海市
江苏省肿瘤医院 邹青 中国 江苏省 南京市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马潞林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医院 万奔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肿瘤医院 杨勇 中国 北京市 北京市

伦理委员会信息

名称 审查结论 审查日期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8-03-07
复旦大学 附属肿瘤 医院医学 伦理委员 会 同意 2018-03-27
北京肿瘤 医院伦理 委员会 同意 2018-04-23
北京医院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8-07-10
江苏省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8-07-31
北京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9-04-0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9-04-15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9-05-08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9-05-14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9-08-06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9-08-27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9-09-19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19-11-26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0-01-0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0-03-31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0-03-31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0-05-1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0-09-0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0-10-21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0-12-0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1-03-2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1-07-02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1-08-06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2-05-23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同意 2022-08-15

试验状态信息

试验状态
已完成
目标入组人数
国内: 17 ;
已入组例数
国内: 19 ;
实际入组总例数
国内: 19  ;
第一例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日期
国内:2018-09-14;    
第一例受试者入组日期
国内:2018-10-29;    
试验终止日期
国内:2022-02-20;    

临床试验结果摘要

版本号 版本日期

发布
问题